标题:泰安私人借款电话_(今日/抖音)
姓名:d277 [2023-03-19]
留言内容:泰安私人借款电话_(今日/抖音)【vx---hjj7823--】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51信用卡公告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付乐 刘佳 北京报道
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近日发布公告称,将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
这里所指的附属公司为北京首惠开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首惠开桌”),持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雅酷时空”)全部股权。这也意味着51信用卡“痛失”支付牌照。
就在前不久,51信用卡失去了一张小额贷款牌照,如今又失去了支付牌照的控制权,再加之业绩一再亏损,股价也一路跳水,51信用卡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没有牌照,相当于无证驾驶,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或存在违规风险。”某金融行业人士1月1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国内强化监管,推动小贷公司规范经营、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证驾驶”将面临的监管压力可想而知。从机构长远健康发展看,需要加快理顺内部股权结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取得监管牌照,依法合规经营。
痛失支付牌照
具体来看,51信用卡公告称,由于其附属公司前控股股东杨帆于2022年8月3日起,限制首惠开桌及其附属公司(合称“首惠集团”)管理层与集团员工接触,并干扰了首惠集团的业务营运,集团自此无法与首惠集团进行工作沟通,亦不能查阅首惠集团的所有账簿及记录。
早在2022年11月4日,51信用卡表示,其支付牌照实际控制人变更尚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确认。集团与首惠开桌的前控股股东杨帆,就首惠开桌的管理发生争议。首惠开桌持有雅酷时空的全部股权,而雅酷时空则持有有效的支付业务牌照。
企查查显示,首惠开桌是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雅酷时空唯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100,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均为杨帆。
说到底,51信用卡和杨帆之间的争议问题,在于支付牌照控制权。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2022年8月至今,51信用卡失去首惠集团的决策权已接近半年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首惠集团旗下雅酷时空手中控制的支付牌照,对从事以金融科技服务为主的51信用卡而言举足轻重。
根据51信用卡的披露,首惠集团主要业务是在中国经营充值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及技术服务。其在2021年贡献的收益在51信用卡集团的总收益中占比达18。2022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升至更高,高达51。
换句话说,失去了对首惠集团的控制权,51信用卡一张重要的金融支付牌照,而不能入账的部分都将计入一次性亏损,终止综合入账对51信用卡影响不小。
公开资料显示,51信用卡成立于2012年,是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主打信用卡账单管理软件“51信用卡管家”。后又入局网贷P2P,推出“51人品贷”、“给你花”等产品。
2018年7月13日,51信用卡登陆香港主板上市,一时风光无两,市值逾百亿港元。
相比上市初期的高光时刻,51信用卡的后续发展显得坎坷。2018-2021年,51信用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12亿元、20.45亿元、2.74亿元、4.40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62亿元、-11.29亿元、-16.99亿元、-2.34亿元。2022年上半年,51信用卡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51信用卡亏损的主要原因,与P2P业务的清退有关,其网贷业务受阻,业绩一落千丈。
从归母净利润可以看出,2019年和2020年是51信用卡较为艰难的两年。
2019年10月,51信用卡因遭调查引发市场各种猜测,股价随之闪崩,一度暴跌超40。根据杭州警方当时通报,10月21日,对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开展调查。
2020年,51信用卡完成了对P2P业务的清退,半年报称已通过向个人投资者支付约人民币6.25亿元现金或转让至第三方机构的方式结清了所有个人投资者的剩余未偿还贷款。
“危机四伏”
从金融牌照资源来看,不久前,51信用卡刚刚失去一张小贷牌照。
2022年8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取消抚州市6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其中就包括51信用卡旗下抚州恩牛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根据监管要求,这6家企业应当依法办理工商注销或变更,继续保留的市场主体,可以依法清收存量贷款,但不得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且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小额贷款”“小贷”字样、经营范围不得含有“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从小额贷款经营许可到期之日起,如果继续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按照非法发放贷款处置。
在金融业人士看来,尽管小贷公司竞争加剧,对小贷公司的内部管理、风控,服务产品创新和融资方面能力要求高,但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活动重回正轨,小贷公司业务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除了金融牌照接连“流失”,51信用卡又被监管点名,限期整改。
近日,浙江省网信办公告依法查处了173款违法违规App,其中包括了“51信用卡管家”,其开发者为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51信用卡的实际主体。
据披露,“51信用卡管家”App存在四项违规行为,具体来看存在“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问题。
被列入违法违规App名单之中,意味着51信用卡管家需要尽快进行整改。按照规定,浙江网信办依法责令限期50日完成整改,如果逾期没有完成整改,将会被下架处置。
标题:招远私人借款微信放款_(今日/网易)
姓名:hz3r [2023-03-19]
留言内容:招远私人借款微信放款_(今日/网易)vx—Lihun1212—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据半岛电视台23日报道,俄罗斯高级官员表示,俄方可能在2023年初将石油产量削减5至7,并停止向支持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国家进行销售。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周五告诉国家电视台,减产量可能达到每天50万至70万桶。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
半岛电视台称,诺瓦克这番话标志着俄罗斯首次对价格上限做出详细回应。欧盟、G7国家和澳大利亚已经决定,从12月5日起对俄罗斯石油实行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此前欧盟还禁止了从海上进口俄罗斯原油,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也做出了类似承诺。
然而诺瓦克表示,莫斯科将禁止向加入价格上限的国家销售石油和石油产品。这将迫使这些国家从其他国家获取石油。但如果莫斯科像诺瓦克威胁的那样同时削减石油产量,将减少全球市场上可用的原油总量,推高非俄罗斯石油的价格,给全球消费者带来痛苦,并可能让克里姆林宫对西方施加压力。
诺瓦克说:“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冒着减产的风险,而不是受有关价格上限销售政策的指导。今天是60美元,明天可能是任何价格,依赖不友好国家做出的一些决定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报道称,诺瓦克周五的表态可能预示着未来的走向。受俄罗斯减产威胁影响,全球油价当天上涨超过1美元。布伦特原油一度涨至每桶81.71美元。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标题:定西私人借款_(今日/知乎)
姓名:g08o [2023-03-19]
留言内容:定西私人借款_(今日/知乎)【vx---dkh864--】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2年APEC女性领导力论坛于2023年1月13-14日在三亚举行,主题为永续美好:可持续的消费。宝洁大中华区数字供应链运营副总裁江蓉出席论坛并参与圆桌讨论。
江蓉在对话中表示,宝洁产品可以触达50亿消费者,中国100个家庭中有90个家庭喜欢宝洁的产品。她表示,宝洁在践行可持续方面有三个原则:负责任的生产、负责任的销售、负责任的消费。
江蓉提到,调查显示超过50消费者更加看重绿色环保的产品理念。从消费角度、零售的角度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企业有责任,另一方面企业不可能不看消费者的需求。
宝洁的目标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构造可持续的发展体系。她认为企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做法,只有地球常青企业才能常青。
江蓉表示,中国电商份额非常大,宝洁超过50的消费者是电商客户。而宝洁的目标是让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只有一个快递小哥的距离。
谈及数字化, 江蓉介绍了宝洁“动态履约”的仓网布局。她表示,以前仓库和每张客户订单是固定的对应关系,现在动态算法可以让订单直接对到跟消费者最近的仓库,这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贡献。
谈及人才培养,江蓉表示宝洁期望员工成为具备三个要素的人才,一个是懂业务,一个懂专业,一个是懂数字化。
标题:南康3万以上信用卡推荐_公益网
姓名:n2wi [2023-03-19]
留言内容:南康3万以上信用卡推荐_公益网【vx---wudiw6--】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2月24日消息,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于12月23-25日在北京举行论坛2022年会,主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表示,投资要适应于中国市场的特征、适应于投资的目标,适应于自身的特色优势。这“三个适应”是跟我们耳熟能详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不一样的,它是高度以实践或者在实战中有效性为出发的,而不是拘泥于形而上的所谓价值,以及长期的概念。
吴剑飞认为,随着疫情逐步的恢复,企业家、企业、投资者的信心修复需要过程,债券市场经历了理财资金大量赎回以后,也需要逐步的恢复信心的过程。无论是债券还是股票,它是在底部的区间,但是修复需要时间的窗口。
“如果总结的话,对明年资本市场,包括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话,八个字来总结:要有耐心,更有信心。”他表示。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标题:东阳空放贷款24小时_(今日/抖音)
姓名:axq4 [2023-03-19]
留言内容:东阳空放贷款24小时_(今日/抖音)vx—gaofei19876—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 隋晓影
摘要
2023年货币政策收紧对全球经济的滞后损伤将进一步显现,并继续冲击石油消费,此外,全球油气上游勘探资本支出低位决定原油供给基础较低,OPEC+产量政策及俄油供给仍面临不确定性。整体上预计全球原油市场预计会维持紧平衡,油价维持中高位区间。
一、全球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图1: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
数据来源:IMF、世界银行、联合国、OECD、方正中期研究院
全球通胀水平仍居高位。2022以来,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部分大宗商品出现供给紧缺,推动能源、农产品等价格大幅上涨,并引发全球通胀水平持续走升。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一度升至9.1,为历史最高水平,虽然7月以后美国CPI连续回落,但核心CPI仍居于历史高位,而能源价格上涨令欧元区CPI连续上行,10月欧元区CPI同比上涨10.6,续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除中国外,亚洲国家通胀水平也在持续攀升,10月日本CPI升至3.7,持平于近8年来的高点。
全球主要经济体连续息,流动性持续收紧。为抑制通胀,2022年全球多国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美国在2022年年3月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目前已连续6次加息,累计加息375BP,而12月中旬仍有一次加息节点,预计将再度加息50BP。欧洲央行在7月份进入加息周期,这是欧洲央行自 2011 年以来的首次加息,目前已加息3次,12月中旬仍有一次加息节点,预计将再度加息50BP。目前来看,由于通胀水平仍然较高,尤其是欧洲CPI仍处在上升周期,因此预计欧美加息政策不会很快结束,但2023年上半年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加息步伐预计将开始逐步放缓。
全球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2022年俄乌冲突带来的一系列制裁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以及通胀水平,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加息导致金融环境收紧,全球经济增长受到明显冲击。2022年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中、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连续下行。与此同时,机构也在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明显低于2022年,IMF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将降至2.7,世界银行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2023年为1.9。
二、全球油气上游勘探投资低位 原油供给受限
图2:全球各区域石油公司上游资本支出
数据来源:Bloomberg、方正中期研究院
全球油气上游勘探投资低位,原油供给缺乏弹性。在能源转型压力下。过去10年全球油气上游资本支出整体呈现下滑趋势,2020年全球油气上游资本支出降至3150亿美元, 2021年小幅回升至3500亿美元,但远低于2014年及以前的水平,2014年曾达到6700亿美元的峰值水平,预计2022年将小幅回升至3900亿美元。在能源转型的长期压力下,国际石油巨头上游投资下降更为明显,全球国际石油公司(IOC)上游资本支出从2014年的1390亿美元降至2021年的410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小幅回升至500亿美元左右。相对来说,近两年国家石油公司(NOC)上游资本支出反而较2017年前后有明显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资本支出同比仍会保持小幅增长态势,但目前在各国碳减排政策压力下,以石油巨头为代表的传统上游产业投资增长将受到持续束缚,整体投资增量明显受限。由于全球油气上游勘探投资景气度不高,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原油剩余产能相对有限,目前均不具备大幅增产的潜力,叠加地缘政治对俄罗斯、伊朗等主要产油国供给的束缚,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将继续受限,同时原油供给整体仍然缺乏弹性。
图3:产油国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OPEC+继续控产,产量政策受政治约束。2020年疫情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受到明显冲击,而OPEC+不断通过产量调整来平衡市场以及平抑油价。2022年8月OPEC+结束了长达2年的历史性减产协议,9、10月份产量进行了微调,但在10月初再度达成了新的减产协议。2022年大部分OPEC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油价在60-70美元/桶,这意味着2022年产油国基本实现了财政盈余,而根据机构的预计,2023年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OPEC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油价仍会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这意味着未来OPEC产油国通过进一步减产来提振油价的需求并不强。2022年俄乌冲突后,OPEC+产油国与欧美等国的关系愈发复杂,这使得OPEC+产量政策的调整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加大,因此预计2023年OPEC+产量政策仍可能基于政治目的做出调整,同时中东产油国与美国的关系可能会对OPEC产油国的产量政策造成较大的影响。
俄油供给受欧美制裁约束。2022年俄乌冲突后,由于欧美接连发起对俄罗斯能源方面的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对外供给受到约束,俄罗斯原油产量有所下降,石油出口有所减少,石油出口流向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欧美对俄罗斯发起了一系列制裁,但主要改变的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贸易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影响相对较小。俄乌冲突后,欧洲国家减少了对俄油的采购,但亚洲国家增加了对俄油的采购,维持了俄罗斯总的原油出口水平,目前在俄罗斯港口出运的原油有三分之二运往亚洲,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几周,这一比例还不到五分之二。预计2023年俄油供给将持续受限,石油产量及出口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但从当前的制裁来看,俄罗斯石油供给受约束的程度相对有限,而未来俄油供给的变化取决于欧美对俄油制裁的力度以及俄罗斯自身的反制措施。另外基于战略考虑,欧洲将进一步压缩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亚洲市场也将继续承接过剩的俄罗斯石油。
图4: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总量
数据来源:IEA、方正中期研究院
图5:北美石油公司及美国独立石油公司上游资本支出
数据来源:Bloomberg、方正中期研究院
美国页岩油行业维持低景气度。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仍然缓慢,这源于北美油气上游资本支出下降限制了生产商原油产出的增长。2014年以后,受油价下跌影响,北美油气上游勘探公司资本支出大幅下降,2020年降至990亿美元,而2014年曾达到2330亿美元的峰值水平。目前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对于钻探新井的态度仍然谨慎,生产商更愿意完成库存井来保持页岩油产量。自2020年下半年,美国七大页岩油产区库存井呈现下降趋势,截止10月份,库存井总量降至4408口,而在2020年年中最高达到8807口,降幅超过50,按照当前的消耗速度,库存井可能会在两年后耗尽,若页岩油上游投资活动仍然维持低景气水平,届时可能会导致页岩油产量下降。整体来看,由于美国油气上游资本支出较低及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产出受限,预计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仍将维持缓慢增长,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增幅预计为50万桶/日,2023年增幅预计为50-100万桶/日,页岩油行业景气度仍然不高。
三、经济走弱继续打击石油消费
图6:机构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
数据来源:EIA、OPEC、IEA、EA、FGE、Rystad、方正中期研究院
全球经济下行持续冲击石油消费。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仍处在疫情后的恢复阶段,并受到全球经济走弱的冲击。疫情后全球石油消费恢复最大的阻碍在于航空煤油消费的恢复,虽然2022年包括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等地出行限制有所放松,全球航空业持续恢复并带动航空煤油消费改善,但目前全球航空煤油消费仅恢复到疫情前的8成左右,与此同时,在经历了疫情的影响后,欧美等地大型企业多采用居家办公方式,令汽油消费也很难在疫情后回归,因此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预计仍低于疫情前水平。而2022年由于俄乌冲突带来一系列制裁以及金融环境收紧,全球经济受到明显冲击,二季度以后,全球经济环境逐步恶化,并对石油消费形成进一步冲击。除此之外,2022年俄乌冲突令能源供给受到约束,全球能源价格连续上涨并持续居于历史高位,根据历史数据,当油价处于100以上时,石油消费与油价呈现负相关关系,今年3月至年中,油价大部分时间处在100美元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石油消费的增长。
2023年全球经济仍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全球石油消费预计将受到进一步压制,尤其是柴油消费与经济走势关联性较高,受影响程度预计较大。同时全球航空业逐步开放的方向仍不会变化,这有利于航空煤油消费的进一步恢复。基于全球对经济下行的预期,机构不断下调全球石油消费预期,EIA、IEA、OPEC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增幅分别为226、230、255万桶/日,2023年增幅分别为100、170、221万桶/日。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速预计在2-2.5之间, 2023年增速预计会回落到2以内。
图7:按热值计量的一次能源价格
数据来源:Bloomberg、方正中期研究院
经济转弱及高油价打击美国石油消费。2022年二季度以来,受经济走弱以及高油价的双重影响,美国石油需求增长受到明显阻碍,尤其是汽油消费持续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及五年均值水平。美国居民消费对油价的敏感度较高,2022年美国汽油平均价格一度超过5美元/加仑,创历史新高,这令美国汽油消费受到明显打击,在夏季汽油消费旺季出现旺季不旺的特点。而在疫情后,美国一些公司增加了居家办公的比例,使得居民工作出行需求有所下降,这一部分需求可能会是永久性损失。截止2022年12月中旬,美国成品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低4.2,汽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低7.1,馏份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低9.2,航空煤油需求比去年同期高9.6。2023年国际油价预计仍会处在中高位水平,而美国经济将进一步下行且面临衰退风险,均将继续压制美国终端石油消费,但由于美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成品油出口,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国内成品油供给压力以及支撑炼厂原油加工需求。
中国原油进口及加工需求持续下降。2022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疫情影响,国内原油进口及加工需求持续受限。2022年1-11月,国内原油进口量累计达到4.6亿吨,累计同比下降1.5。从炼厂需求来看,2022年1-10月,国内原油加工量累计达到5.56亿吨,同比下降4.5。从终端消费来看,2022年1-10月,国内成品油(汽柴煤合计)表观消费量累计同比增长了0.22,而在过去4年有3年同比出现下降。2022年1-10月份,国内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2.03、增长29.13、下降52.93。2023年中国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总量为2.43亿吨,已连续第三年维持在这一水平上,经济表现低迷叠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预计2023年国内原油进口及加工需求仍将受限,但国内政策放松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终端石油消费改善。
图8:中国原油进口量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研究院
四、后市展望
2023年货币政策收紧对全球经济的滞后损伤将进一步显现,尤其是上半年全球经济仍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下半年有望企稳修复。原油供给端,全球油气上游勘探资本支出偏低意味着全球原油产量增量将继续受限,原油供给缺乏弹性,与此同时,全球地缘局势动荡会继续对石油供给端形成扰动,OPEC+产量政策调整将融入更多政治目的,而在欧美制裁下,俄罗斯供给将持续受限。原油需求端,全球经济持续走弱以及高油价对石油消费的负反馈将延续,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下降,2022年增速预计在2-2.5之间,预计2023年增速会回落到2以内。综上,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市场维持紧平衡。2023年宏观因素将决定油价的顶部区间,地缘政治对原油供给端的影响程度将决定油价的底部区间,在基准情形下,预计2023年油价运行中枢较2022年会小幅下降,但从历史价格水平上看,2023年油价仍会维持在中高位区间。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共367 页 页次:9/367 页首页上一页89101112下一页尾页